这个乡村,不仅景色美,人更美
发布时间:2016-04-06 16:32
这个乡村山美、水美、人更美,这就是瑞金叶坪乡的华屋,近期央视播放了一期专题片,可把这村庄火了。
17棵青松——永远的“信念树”
苏区时期,仅有43户村民的华屋人,每家每户都有人参加了革命,其中有17位青壮年在“扩红”时期参加了红军。在红军长征前夕,17位华氏兄弟相约来到村子后山的哈蟆岭,为表达对中国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,每人在山上栽下了一棵松树,当时称为“信念树”。在后来的长征途中,17位华屋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。八十多年来,烈士当年种植的区区小苗已成长为参天大树,它见证着中国革命的历史,它与共和国共成长。它们屹立在蛤蟆岭上,天天俯视着自己的家园,守望着自己的亲人。



党的关怀——永远的幸福
国务院出台了《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》之后,党中央、国务院对华屋无比关心,华屋村民为革命作出巨大的贡献,今天应该过上幸福的日子了。





这里的乡村旅游你没发现吧!


华屋农家乐



采摘


采蜜

垂钓

抓鱼



苏区农耕体验

红军战场体验

客家民宿
编辑:朱剑
审核:钟昌戋
旅游咨询投诉电话:0797—2509797
17棵青松——永远的“信念树”
苏区时期,仅有43户村民的华屋人,每家每户都有人参加了革命,其中有17位青壮年在“扩红”时期参加了红军。在红军长征前夕,17位华氏兄弟相约来到村子后山的哈蟆岭,为表达对中国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,每人在山上栽下了一棵松树,当时称为“信念树”。在后来的长征途中,17位华屋籍战士全部壮烈牺牲。八十多年来,烈士当年种植的区区小苗已成长为参天大树,它见证着中国革命的历史,它与共和国共成长。它们屹立在蛤蟆岭上,天天俯视着自己的家园,守望着自己的亲人。



党的关怀——永远的幸福
国务院出台了《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》之后,党中央、国务院对华屋无比关心,华屋村民为革命作出巨大的贡献,今天应该过上幸福的日子了。





这里的乡村旅游你没发现吧!


华屋农家乐



采摘


采蜜

垂钓

抓鱼



苏区农耕体验

红军战场体验

客家民宿
编辑:朱剑
审核:钟昌戋
旅游咨询投诉电话:0797—2509797